

路一(1912-1997)河北省蠡县人。原名张玉祥。1927年春参加革命。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。1930年春,经党组织决定,前往通县省里第十师范学习,以学生身份作掩护,在学生中秘密从事革命工作。同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参加组织和领导了“十师”学潮运动。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,参与和领导了泊头火柴厂工人罢工、增资斗争和省立第九师范学潮运动、声援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。学潮失败后,被反动当局通缉。同年冬,在冀东组织抗日义勇军,开始做党的军事领导工作。1933年春调回蠡县,恢复“高蠡暴动”失败后博(野)蠡(县)中心县委的工作。到1933年秋,刚刚恢复起来的博蠡中心县委又遭破坏,继而辗转北平,接受北平市委的指示,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,担任联盟北平南城区支部书记。前后出版、主编“左联”文艺刊物《荒草》周刊、《熔炉》周刊、《文学导报》等。1937年春,路一回蠡县、同张青季、吴建华、梁斌等一起组建中共蠡县中心支部。七七事变后,参与组织并领导了蠡县民众抗日救国会,任宣传部长,武装解决了国民党县公安局,成立蠡县抗日民主政府,先后任县政治指导员、抗日自卫军第一大队副政治主任。1938年春调冀中军区宣传部任《前线报》、《红星》杂志、《火线》杂志等刊物主编。同年冀中“抗战学社”成立,路一同志担任社长兼总编辑,出版发行《共产党宣言》、《国家与革命》、《论持久战》及无产阶级文学名著《母亲》《表》等。1939年底,冀中文化界抗日建国联合会成立,任副主任兼宣传部长、编辑室主任、主编、出版发行《冀中文化》、《歌与剧》、《文艺习作》、《冀中教师》、《文化工作》等。先后发表《三八大盖》、《爱与仇》等数十篇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、宣传革命思想的文学作品。解放战争时期,路一改做党务工作。曾任胜方市委书记、泊头市委书记、保定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。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中共保定市委副书记、河北省文委秘书长兼文化局局长、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、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、河北省文联副主任、河北省文化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等职。为河北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基础的、开创性的工作。1997年10月22日病逝于石家庄,享年86岁。